小小玩偶有魔力:吸引年轻人“入坑”
棉花娃娃是指主体用棉花制成的玩偶娃娃,这些娃娃身高多在10厘米—20厘米之间,可搭配不同的衣服。棉花娃娃最早起源于国外,是商家将明星形象卡通化后,制作成玩偶销售给粉丝的一种周边产品。
随着“娃圈”玩家猛增,与明星人物无关的“无属性娃娃”逐渐衍生开来,棉花娃娃逐渐成为集文化创意、可爱经济、精神消费等于一体的个性潮玩产品。
“棉花娃娃真的有魔力,我是见一个爱一个,忍不住一直入手。”90后“娃妈”徐佳说道。她已经购买40多个棉花娃娃,还有十几个没有收到货。
资深玩家爱个性化定制:有的制作周期长达一年
一些年轻人为了追求个性,开始自己设计娃娃的外表。眼下,拼团定制棉花娃娃成了年轻人较为流行的“养娃”方式。
资深“团妈”魏楠介绍,一个棉花娃娃的诞生流程包括:画手创作形象、社交平台征集意向、工厂打样、开团下单等。“等待发货的时间通常要数个月,有时甚至可能超过一年。”魏楠说。
产业链崛起:工厂加开生产线,月产量有望达2万个
根据微店APP发布的《2021棉花娃娃玩家洞察报告》显示,2021年线上购买棉花娃娃的玩家已达到百万人之多。
位于福建石狮的一家毛绒玩具厂的老板施世平表示,“目标就是明年年初月产量能到2万个。”市场端需求升级,势必带动供应链端调整升级。
相关服饰产业链出现:娃衣价格甚至比娃娃本身贵
棉花娃娃的兴起,也催生了“娃衣”和饰品等相关产业链。一些纯手工做的娃衣价格甚至比娃娃本身要贵,热门娃衣的发售甚至需要拼手速。
“棉花娃娃有很多刺绣、车缝、整形和制作毛发的细节,这些都需要手工制作,因此对人工和工艺有较高的要求。”施世平说。
伴随原创棉花娃娃越来越受追捧的现象出现,该品类将如当初的“三坑”文化一样,从小众逐渐走入大众视野。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