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第一部》:东方神话的现代演绎
跨越几千年时间长河,“封神”神话故事在历代被以不同艺术形式改编,演绎瑰丽的东方奇幻世界。随着国产动画电影以及国产工业特效大片的崛起,“国民神话”《封神演义》再次成为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影视化作品不断涌现。
正在上映的神话史诗大片《封神第一部》口碑不断发酵,票房不断攀升,再次证明了构建起东方古典视觉体系、给传统神话注入当代视角的价值观表达,依旧能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
国产东方奇幻大片的曲折之路
从《无极》《画皮》,再到《长城》《捉妖记》《妖猫传》《刺杀小说家》,以及口碑折戟的《封神传奇》《阿修罗》《图兰朵:魔咒缘起》等作品,十多年来,国产东方奇幻大片之路可谓走得曲折坎坷。
大多数作品在特效、人物、剧情逻辑、故事内核、视觉呈现等方面出现某种短板,引发观众吐槽。创作者们在不停摸索真正属于东方审美的奇幻大片,而作品品质的参差又让观众对此类型电影又爱又恨。
《封神第一部》的突破与创新
上映前,《封神第一部》也以拖后腿的预告片、不够精准的宣发,一度透出一种奇幻大烂片的气质。而真正上映后,观众发现影片对《封神演义》故事的重构、人物取舍搭建、故事戏剧冲突制造、古典视觉风的打造、情感关系的表达、当代价值观的注入等方面,其实都可圈可点。
故事重构与人物刻画
后世所演绎的“封神”故事,其蓝本大多基于宋元时期的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以及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电影《封神三部曲》循着《封神演义》的三段式结构展开。
《封神第一部》故事铺垫纣王残暴罪行、诸侯叛殷的大背景不变,保留了苏护反商、狐妖附身妲己、姜王后以死进谏、杨戬哪吒出战、姬昌收养雷震子、囚西伯侯、烹杀伯邑考、文王食子、比干剜心等原著经典戏剧冲突。
但该部分的故事叙事重心由简单化的暴君暴政,转移到对纣王、姬发等主要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以及男性权力世界中微妙又复杂的父子关系、君臣纲常的营造上。也正是叙事重心的转移,让电影很出彩。
人物重构的现代意识
在人物重构上,电影赋予了费翔饰演的纣王殷寿、李雪健饰演的姬昌、于适饰演的姬发、娜然饰演的苏妲己、陈牧驰饰演的殷郊、杨玏饰演的伯邑考等主要角色很完善的人格。
影片中另一个很成功的改编是对妲己的颠覆性重塑。妲己不再是“红颜祸水”,王朝覆灭不再由女人背锅。影片中姜子牙描述殷寿是“心怀恶念,妖孽自至”,彻底为妲己昭雪。
结语
对家喻户晓的国民神话进行改编非常难,《封神第一部》快节奏、高纯度提炼《封神演义》的人物和戏剧化情节,让其完全服务于影片的创新化表达,保留了神话的原味,让当代观众“上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