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封神三部曲》:中国人自己的英雄神话史诗
电影《封神三部曲》是导演乌尔善十年磨一剑的神话史诗巨制。在第一部中,商王殷寿身边的“质子旅”为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也是影片在编剧上的一大创新点。乌尔善为商王殷寿打造了以姬发等人为首的年轻善战的质子旅,其中,年轻演员于适饰演的姬发的成长路径与个人选择,也成为贯穿三部曲的重要主线之一。
《封神第一部》剧照,于适 饰 姬发
姬发:质子中最不同的一个
后来的周武王姬发,是所有质子中最不同的一个。何为质子?“东西南北,合八百诸侯,各遣其子入贡大商,是为质子。诸侯敢有谋反者,先杀其质子,然后族灭之。”在这一设定下,电影《封神第一部》也诞生了全片最具戏剧性的一个场景“龙德殿父子对峙”。那一刻,年少便对殷寿无限崇拜的西伯侯之子姬发第一次选择违抗大王的命令,用他的智慧探寻真相,殷寿到底做过什么,是否还是自己心中的英雄。
导演乌尔善说:“我需要的演员,年轻、坚毅、阳刚,不但需要扎实的演技,还需要拥有古代战士拥有的全部技能。”从训练演员到完成拍摄需要两年的周期,为了满足如此繁复的要求,《封神三部曲》剧组决定自己培养演员,创建“封神演艺训练营”,并于2017年2月开始招募演员。
于适和20多位年轻演员从15000人中脱颖而出,经历了24周的专业课程和高强度封闭训练,最终选出了西伯侯姬昌之子姬发、商王殷寿之子殷郊、北伯侯之子崇应彪、东伯侯之子姜文焕、南伯侯之子鄂顺等角色。
《封神第一部》剧照
于适:从篮球运动员到演员的蜕变
1996年出生的于适,在报名“封神演义训练营”之前,还是一名青训体系下培养的篮球运动员。尽管在今年五一档的《长空之王》中以空军试飞员邓放的形象首次亮相,但《封神第一部》和“封神演艺训练营”,才是于适演员生涯真正的起点。这位篮球少年通过一次运动广告的拍摄被《封神三部曲》剧组的选角团队看中,并被邀请参加“封神演艺训练营”的海选。那时候,非科班出身的于适开始在演员道路上的尝试,训练营提供给学员6个月的免费课程训练让他心动不已。2018年1月2日,经过层层选拔,抱着学习的想法,于适开始了在训练营24周的专业课程和高强度的封闭训练。
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会演一个什么角色,年轻的演员们在训练营里不停地精进表演能力,学习马术、骑射、武术、剑术、古代礼仪等专业技能,雕刻身材线条,直到临近开机前的两个星期,每一个人的戏中角色才被确定。乌尔善说:“任何意志不够坚定,对表演不够热爱的人,都无法忍受这样的磨砺。”人物讲述课上,于适与父亲的情感联系变化让导演看到了饰演姬发需要的无可代替的真实情感。也是自那时起,于适就一直在加练角色最擅长的骑箭技能。“这是我必须做到的。但回头再看,现在的我还可以做得更好。”
从运动员到演员:热爱与坚持
如今有《长空之王》和《封神第一部》两部“大片”重量级角色加身的于适,作为一位新人演员在旁人看来无疑是风头正劲的。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个过程中的起落和艰辛。从非科班出身初出茅庐新人的青涩,到临开机前知道自己拿到了重磅角色的压力;从刚拍摄完影片的满怀期待,到经历漫长等待过程中的沉淀和成长,如今电影上映,回望这一段和《封神三部曲》一起经历的岁月,于适也感慨颇多,“人总是会长大的,几年的等待感觉时间都被拉长,两年感觉像已经过了四五年。”完成人生第一部戏后的于适也思考过自己还要不要继续做演员,最终对行业的热爱让他给了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哪怕经历了这么多坎坷和煎熬,但在回头看时,我会发现自己非常热爱表演,它能给我带来很多满足感。”
于适接受澎湃新闻专访。澎湃新闻记者 薛松 图
对话于适:成为姬发的旅程
澎湃新闻:什么时间确定由你来饰演姬发一角?得知这一消息时,你是什么反应?
于适:已经是临开机两个星期前。我们在封神演艺训练营中一直会有阶段性的汇报表演,但所有人一直都不知道自己到底会饰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只是大概知道我们会演质子,但具体角色的名字,角色戏份重不重都不知道。到临开机前最后几天和我说:“你要去拍第一场戏了,做好准备了吗?”那是《封神第一部》开机的第一场戏,也是我的第一场戏,到新疆进行拍摄,拍摄内容是《封神第一部》里最后姬发驾着雪龙驹重回西岐的部分。
《封神第一部》剧照,姬发回家
在得知这个消息时,我短暂地开心了一下,清楚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拿到了一个很有分量的角色,但紧接着到来的就是压力,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否胜任这个角色。因为此前在训练营中,即使表现得再好,也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战,并没有真正在镜头前表演过,所以当时心里很没底,压力蛮大的。
澎湃新闻:姬发是质子团中最重的角色,你对这个人物有怎样的理解和设计?
于适:《封神第一部》剧本中对姬发这个角色稍微做了一些改编,他是一个质子,从年少起就跟随殷寿进行训练,和我们在训练营中差不多,大家从天南海北来到训练营,一起训练武术,学习技能。当时我们拿到的人物小传,其实只讲了他大概的人物背景,他是西伯侯的小儿子,是一位热血男儿,正直善良。导演又另外给了我们一个任务,为这个人物写前传。我就将一些自身经历加入到角色中,催生出很多我对于姬发的思考和理解。
我给姬发设定成是自己主动去朝歌做质子的。在没有去朝歌之前,姬发就已经听闻,在朝歌有一位非常伟大的将军,他是一位王子,一直征战沙场,战功赫赫。而我也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姬昌有一些偏见,他善卜卦,为人平和,我不想过在西岐种地的生活,而是年少就想从军,成为一名战士。所以姬发才会在没有见过殷寿的情况下,就崇拜他,视他为偶像。在戏中,我们也知道姬发是通过在箭上做了手脚才赢过大哥伯邑考,主动去朝歌做质子。这样他对于殷寿的崇拜感就更强了,也让影片最后姬发的信仰崩塌时的戏剧性和人物心理前后的反差更加强烈。
《封神第一部》剧照
父子关系:真实情感的投射
澎湃新闻:谈到父子关系,你和李雪健老师的对手戏令人印象深刻,和李老师合作有哪些让你觉得受益的地方?
于适:雪健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艺术家,他带给我的冲击力是非常大的。身为演员,从最开始学表演时,表演老师就告诉我们“真听真看真感受”这几个字,并一直刻在我们脑海里,我也会在表演时刻意去靠近这几个字。但在跟雪健老师对戏时,他是直接把我抓进去了。他的表演可以让我完全忘掉所有设计,忘掉所有我提前设想的情节,专注于听他的台词,看他的表情,真切感受他对我讲的每一句话。
在地牢的那场戏中,他对我说,“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他的表演已经让我忘掉我在演戏了,那一刻我就是在思考这个问题——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也是我自己和父亲间的关系和情感。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真听真看真感受”,有了这种感觉之后,怎么演都会是对的。
“你是谁的儿子,不重要;你是谁,才重要。”
未来展望:挑战更多角色
澎湃新闻:对于一个新人演员来说,目前为止主演了两部大片,你对自己未来的演员生涯有怎样的畅想和期待?
于适:我还是会看角色跟剧本,也希望能有空间尝试更多角色。有很多人会看到你拍了古装后,他就认为你适合古装;拍了军人,你又好适合演军人。但我知道,自己是一个热爱挑战的人,我会想挑战令人意想不到的角色,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而不是按部就班地在观众预料范围内工作。我现在想演一些比较现实风格的影片,打破传统的造型感,去塑造一个很接地气的角色。